本文目录
孔氏三世休妻,孔子说:我们离婚吧!给袁了凡算命的孔先生是孔子吗请问孔子会算命吗电影《孔子》剧照中孔子与妻子
在古代,夫妻离异被称为“仳离”“离绝”“绝婚”“出妻”“休妻”等,直到晋代,才开始出现“离婚”一词。其实不管怎么称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离婚在哪个时代都不可避免,古人的“八卦精神”也不亚于现代,许多的名人离婚案也一直备受关注。
孔氏三世出妻
中国古代被卷进离婚事件最大的名人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此事也成了儒家争辩不休、学界争论不已的千年公案。
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孔子家语》里记载:“(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长子,又取字“伯鱼”。《礼记·檀弓上》曾记载,“伯鱼之母死”,而唐代孔颖达在给这句话作注时,称“时伯鱼母出”,意思是其时孔鲤的母亲已被孔子休了。
孔颖达是首次将孔子离婚事件曝光的人,孔颖达做注的《礼记·檀弓》的这段话原文是:“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按照孔颖达的解释,当时孔鲤的母亲虽被孔子休回娘家,但在她去世后的一周年内,孔鲤作为儿子还可以为她守丧,周年一过,就不应该哭了,孔子听到儿子服丧满后还在哭,便责怪孔鲤“甚也”,就是说太过分了。可见孔子与妻子之间确实也没什么感情了。
至于孔子为什么离婚,则因年代久远而无从考证,据传孔子是嫌其“口多言”。不过,林语堂却大开脑洞,主张对于孔子的妻子究竟是被休,还是她自己因为受不了丈夫的种种苛刻要求而自己逃回娘家的,还要推敲。他根据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推断,孔太太对丈夫“不得其酱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还是能够忍受的,但有一天,她买不到新鲜食物,不得已叫儿子鲤到店铺去买了些酒和熟食回来,孔子却说:“沽酒市脯不食。”在这种情况下,林语堂说:“她除了整一整行李、弃家逃走,还有什么办法呢?”
《孔子家语》中说:“自叔梁纥始出妻,及伯鱼亦出妻,至子思又出妻,故称孔氏三世出妻。”要是孔子也出过妻,那“三世出妻”就演化成“四世出妻”了。也就是说,自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开始,到孔子及其子孔鲤(伯鱼)、孙子孔伋(子思)都曾离过婚。
然而,也有很多人为孔子辩解,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有记载孔子离婚的事情,直到唐代才出现的这种说法可信度也不高。还有学者认为上述史料中的“出母”应该诠释为“生母”,而孔鲤的亲生母亲又不一定是父亲的正妻而很可能是小妾,所以不能说孔子闹过离婚。但是史料中又找不到孔子纳过小妾的记载,这种说法也很难站住脚。
不仅孔圣人有过离婚传言,儒家的“亚圣”孟子也闹过离婚风波。据《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那么孟妻到底做了什么呢?据《韩诗外传》记载,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踞坐在地上休息。恰恰在这时,孟子突然回家,看见妻子踞坐于地的样子后,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原来就是因为坐姿不雅,孟子就要提出离婚。“踞坐”又叫“箕踞”,就是两腿像八字形一样分开蹲坐于地。幸亏孟子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人,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梨蒸不熟,丝巾织得太好也要离婚
孟子离婚的理由是坐姿不雅,有没有道理呢?在古代,离婚有“七出三不去”之说,所谓“七出三不去”是指老婆如果有七种不良行为,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另有三种情况不可以离婚。“七出”又称为“七去”,按照《仪礼》的规定,这七种情况是:无子、淫佚(作风不正)、不事舅姑(不侍奉公婆)、口舌(搬弄是非)、窃盗、嫉妒、恶疾(得了传染病或者其他重病)。有这七种情况,丈夫可以提出强制离婚。“三不去”具体是指:“有所娶无所归,不去”,即女子出嫁时有娘家可依,但休妻时已无本家亲人可靠,这种情况下不能休妻;“与更三年丧,不去”,女子入夫家之后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之丧,这种情况下妻子已尽子媳之道,不能休弃;“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娶妻时贫贱,但娶妻后发家致富贵,按照礼制要求,夫妻应为一体,贫贱时娶之,富贵后弃之,义不可取,故不能休妻。
因为坐姿不雅就要离婚,勉勉强强可以归入“淫佚”,这个理由还不算特别奇葩。其实,古代离婚的奇葩理由还有很多。孔子的弟子曾子则是因为老婆没把梨蒸熟就要离婚。他老婆反问道:“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离婚的七出条文,没蒸熟梨算哪条呢?曾子的回答则是:蒸不熟而已,何问其故乎?反正梨蒸不熟就是要离婚,没有什么理由。曾子的学生吴起做得更过分,有一次,他递给老婆一条丝带,让她再织一条。吴起的夫人精益求精,织了一条比原来更好的丝带。但因为没有按照要求织得一模一样,还是被吴起给休掉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与蔡姬的离婚更像是一场儿戏。蔡姬贵为蔡国公主,被她的哥哥蔡穆侯当作礼物嫁给了齐桓公。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从年龄上看,齐桓公都能做她的父亲了。开始的时候,齐桓公对这个活泼可爱的小萝莉也是怜爱有加,但有一次,她和齐桓公去划船,划着划着,她就玩起水来,不仅朝齐桓公身上泼水,还晃起船来,大叔受到了惊吓,忙喊:“别晃了,别晃了。”可能是觉得齐桓公受惊的样子很好玩,蔡姬还接着晃。结果,齐桓公震怒,第二天就把蔡姬打发走,送回了蔡国。
蔡姬被遣回蔡国后,蔡穆侯很生气,接着又将蔡姬嫁给了楚国的楚成王。楚成王则对蔡姬喜爱有加,还立她为夫人。齐桓公可能只是想教训一下蔡姬,并没真的想离婚,结果听说蔡姬另嫁他人,异常恼火,决定讨伐蔡国和楚国,蔡国是小国,不堪一击,但楚国实力并不弱,当齐国大军兵临城下时,楚国便质问你凭什么打我,齐桓公又不好意思说出真实的理由,于是派出管仲与楚国派出的屈完进行了一场骂战。最后,因齐国理屈词穷,觉得“师出无名”而班师回朝。
白居易做官时,曾判过一个奇葩的离婚案。据《白居易集》记载,一个妻子给在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时,路上遇到饥饿的父亲,便把饭菜给父亲吃。丈夫在田里等得饥饿,非常愤怒,执意休妻,妻子不服,于是一纸诉状告到官府。白居易判决时说:“按照妇女的德行标准,妻子理应顺夫,然而报答父亲恩情乃出于天性。所以,应先将饭给父亲吃,丈夫在其后。由于孝亲重于事夫,故丈夫终不可休妻。”
强拆的“苦命鸳鸯”
以上各种理由虽然奇葩,但总还算是自己做主。但婚姻有时又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比如古代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父母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夫妻二人可能也会被强制离婚。我们熟悉的《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与焦仲卿二人虽情深意笃,刘本人也“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但就因为得不到婆婆的喜欢而被迫离婚。
在历史名人中,陆游夫妇就是一对被父母拆散的“苦命鸳鸯”。陆游的原配是表妹唐琬,唐琬从小饱读诗书,聪慧美丽,与陆游青梅竹马,结为伉俪。但陆母却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强迫陆游写下一纸休书,并遵母命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族后裔赵士程。几年后,陆、唐二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沈园相遇,非常伤感,难过的陆游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后来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世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斜语独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来问,噎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唐琬便郁闷愁怨而死。而晚年陆游每年春上都要前往沈园凭吊唐琬,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幼子,其书法“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后世将他与其父并称书法“二王”,但他的离婚却是一桩悲剧。王献之原配是表姐郗道茂,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日久生情,双方父母也顺水推舟,成就了两人的姻缘。但是后来,晋孝武帝的妹妹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也看上了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王献之,便央求哥哥孝武帝替她做主,许配给王献之。皇帝便找到王献之商量此事,有史料记载王献之“灸足以违诏”,也就是用自残的方式抗拒,但皇命终难违,最终他写了一纸休书,将结发妻子扫地出门。娶了新安公主的王献之,自然在仕途上一路看涨,后官至中书令。然而,表面风光的背后也掩盖不了他对前妻的亏欠之情。晚年一次重病,道士来家给他做法事,道士问他有何过失,王献之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与焦仲卿、陆游等的软弱不同,历史上的一些女子更值得人们敬佩。王莽的女儿是汉平帝的皇后,当14岁的汉平帝被王莽毒死后,没多久,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于是,汉平帝皇后就成了定安公太后。那时“太后”的年龄还不到20岁,王莽想让其女与汉朝皇室断绝关系,“乃更号曰黄皇室主”,还为她找了新女婿。但是,王莽的女儿坚决不肯,王莽也只好作罢。同样,隋文帝的大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天元皇帝的皇后,在隋文帝夺取北周江山后,改封为乐平公主,隋文帝“欲夺其志”,让其改嫁,但是,“公主誓不许”,父亲也没有再多干涉。
女性并不总是弱势群体
古代的离婚中,也不乏女方主动离婚的案例。《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从小就喜欢读书,但结婚多年,家里仍然穷得叮当响,跟妻子靠砍柴糊口度日。妻子不堪忍受便提出离婚,他只好答应。不久,她又跟别人结婚。后朱买臣终于发迹了,在他衣锦还乡时,见前妻和她丈夫都在为他到家乡上任做地区长官打扫道路的人群之中,于是下令让他们上车,跟他一同去他的官邸,安顿他们住在自己的官邸里。不久,前妻羞愧不已,上吊自杀。
这个故事里女性虽为主动,但感觉上还是受害者。其实在汉代女性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离婚后会受到歧视,譬如汉初的开国大臣陈平的妻子在嫁给陈平之前居然嫁了5次,但陈平似乎并不在乎这些。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母亲卫媪也有过多次婚姻经历。其他的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是初嫁平阳侯曹时,曹死后再嫁大将军卫青;汉宣帝的女儿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张临,再嫁临平侯赵钦,后又嫁给高阳侯薛宣等等。在这些离婚改嫁者中,最牛的就是一个叫王娡的女子了。
王娡之所以牛,首先是因为她有一个彪悍的母亲。她的母亲臧儿是秦末燕王臧荼的孙女,虽是官三代,但当时已经没落了,当她女儿到了及笄之年时,便将其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平民,不久还生了个女儿。小两口本来生活得还不错,但有一天臧儿路遇一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你女儿未来贵不可言。臧儿听后心花怒放,强迫女儿与金王孙离婚,软禁在家。这时恰好皇子刘启宫中招人,臧儿便买通关系将女儿送了进去。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王娡在宫中居然获得刘启的宠爱。没多久,刘启被立为太子并继承帝位,也就是汉景帝。王娡也非常争气,为刘启生下了三女一男共4个孩子。这样,一个离婚的平民女子居然改嫁了皇帝,已经够“励志”了,但这还不算,王娡生的孩子还有一个当了皇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也曾主动提出过离婚。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改嫁给了张汝舟。等到结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只是为了骗取自己的钱财,张汝舟也发现李清照保存在手中的宝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丰富,也颇为后悔。两人关系日渐冷淡,张汝舟还经常施以家暴。当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的官职是靠行贿得来的,便将其告发并提出离婚。按照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两年。但李清照宁愿坐牢,也坚持去朝廷告发。结果张汝舟与李清照离婚成功,张汝舟也被免职。李清照亦被收监关押,但在当地官员的关照下,李清照仅仅坐了9天牢便被无罪释放。
了凡四训》中的袁了凡先生,他遇到孔先生也是命运注定的吗?
心上莲花:
命中只注定一个大的方向,就是一个祸福成熟时间表、祸福容积表而已。并没有注定到这么细化的地步。
如果孔先生没有帮他算,那他的命运不一定是算出来的那个结果了。而是会不断地做正或负方向的微调,乃至大的调整的。正因为刚开始的那些事被算得那么准,就完全做到心无所求,对命运没有任何干预了,所以才那么准。从这个意义上,算命先生也是介入了他的命运流程的。
问:我也想学算命。
心上莲花:
我走的是弯路,好不容易找到佛学这条道上来的。作为过来人,我还是建议你不要沿着这条弯得太远的路又去走一遍了,这条路没出路的。我算别人的八字,不一定个个都能算对。但自己的反复琢磨反复验证,可以说准确无误的。
我学命理,就是想找到解决方案。但多次算得很精准的灾难,想了很多办法,再小心都躲不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估计你都体会不到这种绝望感的。从学佛后至今,我自己算到的所有灾难,全部发生了,但是换了一种方式,我没受任何伤害,没受任何损失。这就改了,也就是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自己的命运了。
当然于学佛而言,这只是最初的一步。步步深入,那种渐入佳境的感觉,那种逐渐尘埃落定的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
孔子也会算命也会看相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这是孔子观察人的道理。
讲到观察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现在很流行。这两种事,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就是世界各国,有所谓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见任何国家民族,都很流行。讲中国人看相的历史,那很早了。在春秋战国时就多得很,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麻衣、柳庄、铁关刀,乃至现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手相学、掌纹学,许多新的东西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国相法的范围。但中国人还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相”,这就深奥难懂了。“神相”,不是根据“形态”看,而是看“神态”的;还有一种“心相”,是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绝对唯心(非西洋唯心的哲学),所以有几句名言:“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看相是科学。有人说,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这是什么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缩了,这是当然的道理。还有人说露门牙的人往往短命,因为他露牙齿,睡觉的时候嘴巴闭不拢来,呼吸时脏的东西进到体内,当然健康要出问题。还有很多这一类的道理,都是这样的,但是古人看相,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是书上说的。”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从经验中来的。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没有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他说:“功名看气宇”,讲气宇,又麻烦了。这又讲到中国哲学了,这是与文学连起来的,这“气”怎么解释呢?就是东西。“宇”是代表天体。什么叫“气宇”?就是天体构造的形态。勉强可以如此解释。中国的事物,就是这样讨厌,像中国人说:“这个人风度不坏”。吹过来的是“风”,衡量多宽多长就是“度”。至于一个人的“风度”是讲不出来的,这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但是也很科学,譬如大庭广众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个人并不一定长得漂亮,表面上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使人心里的感觉与其他人就不同,这就叫“风度”。
“功名看气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事业看精神”,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穷通看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踵。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他果然短命。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中国这套学问也叫“形名之学”,在魏晋时就流行了。有一部书——《人物志》,大家不妨多读读它,会有用处的,是魏代刘劭著的,北魏刘昺所注,是专门谈论人的,换句话说就是“人”的科学。最近流行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的科学,这些是从外国来的。而我们的《人物志》,却更好,是真正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指出哪些人归哪一类。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错了,有的人有学问,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有学问又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是第一流的人,这种人才不多。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读书不多,但他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几句话,蛮有意思,他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这可以说是名言,也是他的学问。所以各位立身处世,就要知道,有的人有学问,往往会有脾气,就要对他容忍,用他的长处——学问,不计较他的短处——脾气。他发脾气不是对你有恶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来也就是他的短处,与你何关?你要讲孝道,在君道上你要爱护他,尊重他。我有些学生,有时也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后来他和我谈话,道歉一番,我便问他要谈的正题是什么?先不要发脾气,只谈正题,谈完了再让你发脾气。他就笑了。
第二部应该研究的书是什么呢?就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素书》,这一部书很难说确是伪书,但它也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对于为人处世及认识人物的道理,有很深的哲学见解,也可以说是看相的书,他并不是说眉毛长的如何,鼻子长的怎样,它没有这一套,是真正相法。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大概都看这个人处世的态度和条理。孟子也喜欢看相,不过他没有挂牌,他是注意人家的眼神,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欢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欢下看的人会动心思;喜欢斜视的人,至少他的心理上有问题。这是看相当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也可说是看相当中的“眼科”吧!
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以法理的观点来说,就是看他的犯意,刑法上某些案子是要有了犯意才算犯罪,过去中国人不大打官司,喜欢打官司的叫作讼棍。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被控用刀杀人,这是有罪的,要偿命的。有讼棍要被告一千两银子,包可无罪。被告为了保命,就是上当受骗,也只好出这一千两银子了。而那个讼棍得了银子,将送出去的公文抽回来,将“用刀杀人”的“用”字,轻轻加了一笔,变成“甩”字,于是“甩”刀杀人,没有犯意,是无罪的。
还有满清时候,祭孔大典,凡是参加的人,是不得在祭典中东张西望,或转头回身说话的,否则就犯了“大不敬”,重则杀头,轻则坐牢,至少是免职永不录用。有一次,一位督抚率领部属祭孔,在部属中同僚有隙,某甲到皇帝面前,告某乙在祭典中回头说话,于是皇帝下命令督抚查明这件事。督抚一接到圣旨,惶恐得不得了,最后从部属中,找来了平日最讨厌的讼棍,被敲了八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买一个字,讼棍还说白送了一个字,共有九个字:“臣位列前茅,不敢反顾。”这样答复上去,不但没有事,那个原告,也不敢顶上去了。因为追究下去,你自己如果规规矩矩不转头,又怎么知道被告转了头呢?有罪大家有罪嘛!一件要杀大官们脑袋的大案,就这样由讼棍用九个字,轻轻地平息下去了。
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墨。”从政的人,都要了解这一点,公事办久了,从政久了,法律熟了,专门在笔杆上做工夫,害死人杀死人,比刀都厉害。所以讲到这里,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譬如有些人就很难安,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朋友,已满头白发了,读书人,学问蛮好。刚刚退休,太太过世了,在生活上打牌没有兴趣,书法好但没兴趣写字,读书人本可看书,但是拿到书,就想睡觉,躺下来又睡不着——讲到这里,请青年朋友们注意,老年人很可怜,有几件事是相反的:坐着想睡,躺下来却睡不着。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把眼泪笑出来了。讲现在的事,当面讲当面忘,对过去的事,连小时候的都记得起来。讲他好话听不见,骂他的话马上听到了。这是老年人的惨状——因为他太无聊、寂寞,事事无兴趣,只好交了个女朋友,我劝他不必结婚了。他这种现象,就是老年人的无所安,心不能安,这是老年人,但是年轻人也一样。这是心理上的问题,一个人作学问修养,如果平常无所安顿之处,就大有问题。有些人有工作时,精神很好;没有工作时,就心不能安,可见安其心之难。
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这个叟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为政》篇中,就是知人励品的重点所在。
接下来的一句话,是我们都很熟悉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文字上去解释,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照表面文字上的解释,只此而已,实际上我们要更深一步体会。“温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读历史的,目的并不在拿学位,那么为了什么呢?为了“温故知新”,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前面的成功与失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败的,历史上就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很多。刚才和人闲谈,就谈到过,现在这一代青年作学问很难,不但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过去,也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不但是国内的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为政的人,更要注意这事,为政到底是要有学问的,所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样才真能师法过去的历史,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